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概况 > 领导关怀 > 正文
毛泽东
发布日期:2018-03-02    撰稿:    摄影:
字号:[]

毛泽东与上海交大校友

交大校友、时任火箭导弹制作主任工程师的潘先觉同志陪同毛泽东主席观看我国首枚火箭展品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国务院会议上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当年一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所长的指导下,设计出中国第一枚火箭导弹的蓝图,后在国庆10周年展览会上展出了图纸。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亲自观看了蓝图,但认为这种“纸上谈兵”还不算真本事,要求科学家再接再厉把火箭放上天去,为未来的人造卫星发射研制出巨型的运载火箭。

为了把图纸化作实物,经研究认为,上海的工业制造能力最强大,应该移师上海来实现这一目标。于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为人造卫星而奋斗的科研机构—上海机电设计院便应运而生。

时任火箭导弹制作的主任工程师潘先觉等同志抵达上海后,投人了紧张的筹备工作,负责把图纸变为实物。上海成为了中国航天工程的发源地,也成为中国第一枚火箭升起的地方。

1960年2月19日近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枚火箭,在上海南汇,县境老港镇附近的东海之滨首次发射成功。消息传到北京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陆续来沪考察与参观。1960年4月,聂荣臻元帅考察回京后,就传来毛泽东要来上海看火箭实物的消息。因此,赶制了一枚缩型复制品,陈列于静安区延安西路200号(今文艺会堂)一间房子里。

1960年5月28日傍晚5时多,毛泽东主席在柯庆施、杨尚昆陪同下进人火箭陈列室。据负责介绍的潘先觉回忆说:毛泽东先伸出手来同我握手,要求我介绍这枚火箭的性能、指标。我就把火箭的总体尺寸、性能、各部件的功用、质量情况都作了说明。紧接着,毛主席很有兴趣地站到火箭前面看了又看,再从剖开面窗口向里看看有什么东西。在了解了火箭的大概情况后,毛主席问:“这火箭可以放多高?”我说是"8公里以上”,“啊,8公里以上,不算太低,亦不算太高。”我回答说:不能算高,因为这是模拟火箭,带有种“试验田”的意味,主要是解决设计得出、制造得出、发射得上去和能收回的问题,以便今后制作大中型火箭时,可以少走弯路。毛主席听后便说:“好啊,从小到大,先低后高,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接着我解释说:事实上我们现在研制成功的火箭,已经可以放到30-40公里高了。主席听后说:“噢,好啊,好啊!”毛主席又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有火箭专业吗?”我回答说,现在全国高校还没有一家设立火箭专业的,我们靠《实践论》指导,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边学边干……毛主席讲了一句话:“你们通过实践发射火箭成功,就算你们火箭大学研究院毕业吧。”讲完便站起来与我握手告别。

在毛泽东等领导聚精会神地观看火箭时,新华社记者摄下了一张照片。这是毛泽东和我国航天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唯一一张照片,显得特别珍贵,在以后的北京航天科技进步展览会上放大成巨幅照片布置在人口处。

【浏览次数】:
下一篇:邓小平

沪交ICP备2010842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档案馆

官方微博

校史博物馆